閲讀歷史 | 找書

43位戰犯的後半生第 4 部分

李永銘/範小方 / 著
 加書籤  滾屏 朗讀

从1924年初到1925年秋,李宗仁和黄绍竑、崇禧作,消灭陆荣廷、沈鸿英等旧桂系退唐继尧东侵之师,统了广西。“新桂系”从此成为中国政治舞台支活跃的量。

【收藏樂樂書屋,防止丢失阅读度】

在李宗仁统广西的同时,广东经二次东征也初告统。1926年初,方通会晤,两广正式统于国民政府号令之。1月,国民召开第二次代表会,李宗仁被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3月间,广西两个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

7月,北伐战争的序幕揭开。李宗仁率领第七军2万余,分成第、二路军,次第入湘,讨伐吴佩孚。第七军始终战斗在最线、最烈的战场,成为北伐军的旅,有“钢军”之称,与“铁军”第四军齐名。在北伐战斗中,李宗仁为右纵队指挥官,率领四、七两军沿武路齐头,强渡汨罗河,夜袭汀泗桥,直贺胜桥,将吴佩孚彻底败。然李宗仁又率第七军入赣继续讨伐孙传芳,在赣北孤军奋战,奇制胜,溃孙部主,与友军起克复九江、南昌。正是在北伐期间,蒋介石主与李宗仁互换兰谱,结为异姓兄,这时期蒋李作得很愉。在“中央北迁”问题,李宗仁认为,中央迁往武汉是所趋,但军队调遣,继续北伐,则应绝对从总司令的指挥。1927年4月李宗仁参加了蒋介石在海召开的“清反共”会议,支持蒋发和在南京另组政府。

宁汉分立之际,方剑拔弩张,并。李宗仁从局着想,派往武汉,提宁汉方分北伐,会师北京召开和平会议解决纠纷。在桂系的,蒋介石第。李宗仁、崇禧联何应钦,以南京军事委员会作舞台,在龙潭战役中败孙传芳军。李宗仁的声望时如中天。接着,南京暂时形成由宁、汉及西山会议派联而由桂系与西山会议派控制的中央特别委员会和由桂系控制的军事委员会。久,蒋介石重回政坛,与汪流,特别委员会被解散。二次北伐时,李宗仁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武汉政治分会主席,指挥部队与蒋、冯、阎各军共同北,直捣北京。1928年7月6,四总司令齐往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灵举行奉告典礼,宣告北伐成功。

,李宗仁被国民五中全会任命为军事参议院院

南京国民政府形式全国,并未消弭国民派系之间的矛盾冲突。军队和地盘分均,最终酿成了系列规模的战。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桂系在战争中败北,李宗仁港。这年秋冬之,李宗仁取广州湾返回南宁,与先潜回广西活的黄绍竑、崇禧重新聚首,共商善,伺机再起。

此时,冯玉祥、阎锡山为反对蒋介石,采取联军事部署。李宗仁遥相呼应,即在南宁成立“护救国军”,自任总司令。1930年5月,蒋、冯、阎、桂战爆发。李宗仁决定放弃广西据地,挥军入湘,北占武汉,与冯、阎会师中原。

可惜,当挥师北时,其通重心衡阳突为粤军蒋光鼐所占,部队顿被斩,首尾能相顾。管李宗仁线督战,终以缺粮,无法维持,将部队撤回广西。

1931年5月以,两广在胡汉民的旗号再度作,另立国民“西南执行部”和“西南政务委员会”,与南京政府对峙。李宗仁等借此机会,抓广西建设,使广西成为当时着名的“模范省”。1936年5月,胡汉民病逝,两广实派失去了重心,蒋介石乘机分化瓦解粤桂联盟。陈济棠、李宗仁等决定先发制,打起“抗救国”旗号,请南京中央准予“北,收复失地”。们成立“抗救国军”,陈济棠任总司令,李宗仁副之。接着,粤桂军队即向湖南,蒋介石急调中央军堵防,战又将爆发。迫于国战、团结抗,最终两广事和平解决。李宗仁、崇禧被任命为广西绥靖正副主任,们在广西励图治,积极准备抗战。

全面抗战爆发,1937年10月12,李宗仁就任第五战区司令官,驻节徐州,指挥保卫津浦路的防御战。时值海已失,南京危在旦夕。从战略判断:京沪战事旦结束,津浦线必然是的重目标。据对形的分析,抗战的战略重点是“以间换取时间”。

南京失守军急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作城之盟。但其时,军主还在北方,它需将其机械化部队从津浦线开到陇海线,再沿京汉线直。于是中战争的主战场转移到以徐州为中心的黄淮地区。到1938年2月,军为迅速打通津浦线,南北对徐州,拉开了台战的序幕。

李宗仁侦知军的意图之,正确地分析了敌抓住军急于打通津浦线的骄心理,定了“固守台庄及运河线,犯,断敌路,相机实施反包围,聚歼军”的作战方针。战中,线指挥,励士气。经搏斗,取得台庄战役捷,有地打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成为抗战史光辉的页。

军在台庄受挫,其统帅部增调锐部队30余万,采取南北对,侧翼迂回的战法,分六路向徐州实行包围,企图速战速决,歼灭第五战区战军主。这时李宗仁为避免与优之敌作消耗战,当各路敌军向徐州步步围时,令所部各路守军,作稍事抵抗,即相机撤向山区、湖沼地区,行“化整为零”的游战,与敌了月余。在济的,于1938年5月放弃徐州,但取得了歼敌3万余的战果。至此,李宗仁充分运用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与南北两路军周旋了五个月零六天,军迅速打通津浦线的计划。随即将主部队撤往西南山区,守桐柏山、洪山两个战略据点。参加指挥了武汉保卫战、随枣会战,以及豫南、鄂北诸战役。

1943年秋,李宗仁调离五战区,任汉中行营主任,负责指挥第、五、十战区。

抗战胜利,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北平行营主任。1948年4月,李宗仁顾蒋介石的阻拦,坚持参加竞选,当选中华民国行宪的第任副总统。

抗战胜利举国思治,民众期望和平建国。但蒋介石依靠美国援助心想打战,消灭共产。李宗仁对国民战政策是支持的。1927年4月发生在海的那次血腥屠杀,是重的策划和参与者。被中共定为第二号“战犯”,仅因为,万万的副总统,而且有反共的历史,又支持蒋介石打战。

摆布的代总统在李宗仁就任副总统的这年,国共两军事量的对比,发生了巨化,且这种化还在继续之中。1948年10月,也就是解放的关键时刻,美国驻华使司徒雷登针对蒋介石集团面临土崩瓦解的恶劣,向马歇尔主持的国务院提了五点建议,其中第二项即“是否可建议委员退休,让位于李宗仁”,并悄悄地行和谈活,以期借此迫蒋台。

第10节:李宗仁

久,崇禧忽然从汉“亥敬”电(亥代12月;敬代24),呼吁蒋介石与中共恢复和谈。电云:“望乘京沪平津尚在吾之中,迅作对对外和谈部署,争取时间。”30又向蒋发“亥全”电,重申电主张。

蒋介石面临政治、军事、经济、外各条战线的致命挫折,开始从财产转移、事安排等方面作准备。

这年除夕,蒋介石在黄埔路官邸设晚宴,邀请国民中央常委和其军政员吃“团圆饭”。以低沉的语调说:“现在局面严重,主张和谈,对于这样个重问题,有所表示。现拟好篇文告,准备在元旦发表。”并时地用探询的目光看看李宗仁,而李宗仁却。蒋介石为恼,待张群把《文告》读完直接询问坐在右旁的李宗仁对《文告》有什么意见。李回答说:“与总统并无同意见。”1949年1月1,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声称“引退”。其实蒋介石并没有的准备。司徒雷登看到蒋发表《文告》,迟迟台,非常焦急。1月17,司徒雷登秘密往李宗仁在傅厚岗的官邸,研究们的燃眉之急。司徒雷登还没有落座,就气急败地说:“蒋介石先生也太识时务了。作为个绅士,简直为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惭。《文告》发表半个多月,可还是赖在总统的位置蛋。”李宗仁很清楚,美国政府的这种度,为自己登国民政府总统的座,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但却采取“擒先纵”的策略,故意显得对于此事十分热心。说:“使先生对中国的局十分关怀,这是国所共知的。至于蒋介石总统的退,也只看局的发展,听其自然。”1月21,蒋介石在各方面的,凄然地宣布,由李宗仁代行总统职务。

李对这个“代”字极为,声称“名正,就职”。崇禧也说:“真皇帝,切假皇帝!”但法律权威的结论是:“蒋先生辞职未经国民代表会批准,李副总统继任总统也必须由国民代表会追认,在法律手续未,李先生只是代行总统职权。”李宗仁无可奈何,于1月22就任代总统。发表文告说:蒋介石“轸望国家之艰危,顾恤民之苦,促成和平之早实现,决然引退,宗仁依据《中华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代行总统职权决本和平建国之方针,为民主自由而努”。这时李宗仁的最愿望,就是企图与共产两分天,隔江而治。因此,台,就积极行“和谈”活,以延缓国民政权的垂亡。同时,整顿军队,加强实,与中国民解放军隔江对峙,分抗礼。然而,这仅仅是的如意算盘。蒋介石,已准备放弃陆,退保台湾。“引退”在溪建立电台7座,控制国民的军政事务。

李宗仁台的当天,为了表明企“和平”的诚意,电邀李济、章伯钧等共同策和平运;同时指示行政院作决议,派邵子、张治中、黄绍竑、彭昭贤、钟天心为和谈代表。23听到中共广播关于和谈四条声明,于第二天又指示行政院办理“七和平措施”。27,李宗仁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请迅速指定和谈代表与谈判地点,并谓南京“政府业已承认,以贵方所提的‘八项条件’作为和谈的基础”。

在这期间,李宗仁为落实其所谓“七和平措施”,释放“政治犯”,曾先以“代电”和笔信指令参谋总顾祝同负责释放张学良、杨虎城,而顾祝同却把这事推给陈诚、张群。只好又派程思远专程到台湾与陈诚面商此事。陈与顾祝同样,采取顾左右而言的策略,对程思远说:“蒋先生的事是了解的,像张学良这件事,使别问,所以问。”程知释放无望,返回海。

久,民解放军经淮海战役,已逐渐迫近江北岸。2月,国民政府国防部召开江防急会议,李宗仁等主张将主自南京向游延,江江面辽阔,易强渡,可必用重兵防守。而掌实权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声言此方案违总裁意旨,将主集中于江,以海为据点,集中防守。并说:“这是总裁的方案,必须执行。”有的认为这是自杀政策,在战略及战术均属策,与其争辩。汤却说:“管别,总裁吩咐怎么怎么!”说着,把文件会场,扬而去。李宗仁望着何应钦、顾祝同说:“这局面如何收拾?”在经济方面,李宗仁接的也是个完全崩溃的摊子。原国库里的全部银元、黄金、美钞,蒋介石早已密令运往台湾。为了维持军政开支,李宗仁曾命行政院指示财政部,从台湾运回部分银元、金钞备用,但负保存责任的陈诚,奉蒋暗示,竟充耳闻,无言抗命。这样,李宗仁主持的国民政府量印发原已值的“金圆券”,致使币价贬值千里,金融市场完全崩溃。

[章節報錯] [推薦作品] [查找相關作品]
目錄
大家正在讀
作品大綱 返回介紹

本站所有小説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0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切回簡體版)

聯繫站長:mail

當前日期:2025年4月20日 22:44